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源

在高压电容器装置设计选型中要关注的问题

2020-05-01 09:01:26

电工知识

机械维修

仪器仪表

工业控制

电力配电

电工基础

电工常见电路

家装电工

用电常识

配电知识

电路图

家电

工控

医疗仪器

汽车控制

在高压电容器装置设计选型中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进展,不仅加快了装置工程的建设
速度,而且促进了装置品质的提高与改善,这无疑是装置技术发展进步的表现。然而这并不
意味着装置工程的设计选型只要套用生产厂家的产品样本,设计单位仍然担负着不可或缺的
主导设计的责任与任务,装置的设计选型还涉及到对生产厂家的设计与生产能力及其产品质
量的鉴别把关。
本文着重研讨在装置设计选型中应引为关注的问题。诸如,装置质量应符合的技术标准、
供需方互动进行技术创新、成套装置应坚持配套器件的优化组合、积极推进装置结构工艺改
革与规模生产的进程,等等问题。
装置设计选型的依据标准
为了使装置工程通过设计与选型真正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综合目标要
求,在装置的整体设计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电容装置的设计(包括电气接线,电器导体的选择,保护和投切装置、控制回路、
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布置和安装,防火和通风等方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27-
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以及GB/T11024.1-2001《标称电压1kV 以上交流电
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 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中
的有关规定;
b)电容装置产品的技术条件(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要求;
c)密切注视国内外电容装置技术发展动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新材料;
d)重视调查、总结与吸取电容装置或相关设备的运行经验与事故教训,采取切实有效
的安全保护措施;
e)电容装置在技术上把安全可靠放在首位,在技术经济综合指标上要体现经济合理与
技术先进,同时要为加工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行维护创造良好条件。
自从电容装置形成了专业化的产品设计生产与安装调试之后,亦就产生了装置设计选型
新的理念,供需双方对于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后续过程,必然是共同合作或密切关注的过程。
所以,上述设计原则是双方都应遵循的。然其关键是保证装置设计符合GB50227-1995 和
相关标准GB/T11024.1、DL/T604-1996 等的规定要求。在实施标准中还要注意到,为
了提高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在装置主参数容许偏差、绝缘水平、稳态过电压允许值等方面,
DL/T604-1996 比机械行业标准JB/T7111-1993《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提出更严格的要
求。

通常,产品设计是通过型式试验、产品鉴定和运行业绩考核等手段进行设计验证与设计
确认,同时也是对企业生产产品能力与质量保证和控制能力的综合评价。1998 年国家经济
贸易委员会在审定发布《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需主要设备产品及生产企业推荐目录》
时,就是以“推荐企业有生产许可证,有省部组织(或委托)的鉴定证书或原电力部、机械
部两部整顿合格证,有国家认定的质检中心检测的合格证和“设备产品技术先进,运行业绩
良好,符合国家环保、节能要求,企业售后服务好。”为先决条件的。固然,装置由许多器
件组装而成,体积庞大运输费时费事,再加上型号规格繁多是无法都作型式试验,尤其是
6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装置和35kV 及以下容量大于30Mvar 装置只能在变电所现场试验(受
现有电力工业部无功补偿成套装置质检中心试验能力限制),往往会有一定条件约束而达不
到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如电网运行不允许频繁投切电容装置等),且要花费较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型试对研制开发产品的设计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问题是有必
要对产品型试复盖范围和部分试验内容及试验方法作适当规范与简化,使产品设计和产品质
量的验证与标准的贯彻实施有效的结合,从而保证装置的设计选型真正落在实处。
供需互动技术创新
近20 年来,尤其是在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大潮的推动下,电容装置技术发展迅速,新
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络绎不绝,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以装置中核心部分——高压并联
电容器为例,诸如:①当前已由电容器膜纸复合介质改为全膜介质;②集合式电容器方兴未
艾,电压等级由11/提高到66/(箱体可直接落地),容量从3.6Mvar 扩大到20Mvar,箱壳
内从充注绝缘油发展到充注绝缘气体,此外还有可调容量形式,通过切换补偿容量满足负荷
变化需要;③为适应变电设备无油化要求,近年推出的自愈式金属化膜高压并联电容器,已
在一些城市户内变电所获得应用。再以装置中配套设备为例,诸如:①限制涌流与抑制谐波
用串联电抗器(简称串抗),先后推出干式空芯串抗、干式铁芯串抗和干式半铁芯串抗,以
满足不同使用场所的需要;②用作限制涌流和可消除电容器组放电电流对系统短路电流助增
影响的阻尼式限流器,以其优良的性能,自1980 年首用以来经久不衰;③新型的全密封放
电线圈,消除了普通放电线圈经常发生渗漏油的弊病;④为适合装置的保护与控制的要求,
加强绝缘型电流互感器、低动作值高返回系数的静态电压继电器、各种微机控制与保护装置
等等应运而生。
任何一种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都有第一个首先采用的问题,如果没有通过在实际使
用中取得经验或教训,从而改进与完善的话,则将停滞不前或半途而废。上述种种新技术、
新产品也同样经历如此过程。为了促进电容装置技术进步与发展,大凡只要新技术或新产品
通过充分的理论论证和试验验证是可行的,在装置工程设计选型时应积极支持采用。值得提
出的成功经验是,制造厂家(含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与电业单位共同命题,共同研发,互
动互补,事半功倍。
坚持配套器件的优化组合
断路器、串抗(或阻尼式限流器)、放电线圈、熔断器、氧化锌避雷器,以及保护与控
制的一、二次设备等配套件与电容器一起构成电容装置。无数的装置实际运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配套件与主件一样重要,配套件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优劣亦直接关系到装置能否
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在装置的设计选型中理所当然地包括对配套件的选择,应保证其技术
性能指标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和满足装置实际运行条件的要求。在此有两个不容忽
视的问题:
1)目前生产厂家提供的“成套装置”,其实是不包括投切开关的半成套装置,开关是由建设
单位自选与装设的。然而,投切开关在装置中与电容器同样是最关键部件,对它的选用要特
别慎重。因为,如果开关性能存在缺陷(例如,开关关合时触头弹跳时间过长,开断时发生
单相或多相重击穿),则在投切电容器组过程中所引发的事故,其危害性是最严重的,同时
也是最常见的事故。通常操作过电压、过电流会引起电容器损坏,诸如套管断裂、极对壳绝
缘击穿、极间部分或全部元件击穿短路,甚至外壳爆裂;外熔丝在电容器放电电流的冲击下
常发生群爆,等等,如故障未能迅速切除,则将出现更严重后果。一旦发生此类(指投切过
程发生)事故,虽然都对开关性能提出质疑,但通过例行试验又无法判断,而要通过现场投
切试验检测又牵涉到测试费用、试验风险,以及故障状态是否再现等等问题,往往望而却步
很少采用。最终大多数是在没有真正搞清事故原因与责任的情况下,由生产厂家负责更换或
修复损坏器件后再投运,应该说事故隐患没有真正消除。可见,从有利于保证装置整体的质
量与安全,以及便于分析发生事故原因、责任和事故处理,实以生产厂家提供包括开关在内
的成套装置为宜。
2)国内不少电容器生产厂,为了提高装置中配套器件的自给能力,设立分厂研发与生
产配套件,如串抗、放电线圈、熔断器等,其中不乏成功者,但也有的质量差,屡屡出事。
鉴于,在国内众多的配套件的专业生产中已有一些公认的品牌产品,因此在装置设计选型中
应坚持配套器件的优化组合,选用优质品牌产品,以确保装置安全和促进技术进步。
结语
1. 在装置形成专业化的产品设计生产与安装调试之后,随即形成了装置设计选型新的
理念。装置设计选型应包括对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和质保能力的鉴别认可。
2. 提倡供需互动技术创新,支持采用新技术与新产品,积极推动装置技术的发展与进
步。
3. 坚持装置中元器件的优化组合,确保装置整体优质和安全可靠。
4. 积极推动装置结构工艺改革和结构设计标准化,以及加工生产专业化与规模化。

电工知识

机械维修

仪器仪表

工业控制

电力配电

电工基础

电工常见电路

家装电工

用电常识

配电知识

电路图

家电

工控

医疗仪器

汽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