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可以添加一个单位增益缓冲器IC2来隔离电流传感电阻器(图 2)。另外,可以利用缓冲放大器来测量负载电压并自举输出电缆的电容。该电路在1MHz时呈现的输出阻抗约为500k ,并且利用±5V电源时,电流达标范围是 0V至±3V 。
具有电容耦合负载的电流源受益于一条直流伺服环路来稳定电路的工作点(图 3)。输出耦合电容器 CO的值取决于要求的低频衰减特性。基本电路的进一步改进实现了输出电容的补偿,并增加了电路的输出阻抗。一个小型可调反馈电容器 CCOMP约为输出端的杂散电容的一半,提供了前馈补偿,并进一步降低了输出端的杂散电容的影响(图 4)。为了防止振荡,电缆的屏蔽驱动电路的增益应略低于单位增益。注意:如果把输出电流传感电阻器 R9 降至100Ω,就能补偿由 R1 和 R2 组成的输入衰减器,并保持 1 mA/V特性。该电压/电流源的频率范围是 20Hz 至 10 MHz 。如要实现最佳结果,请使用高频电路布局和电源旁路方法。
相关文章
- 恩智浦新一代汽车位置传感器KMA210的特性及应用解析
- 可穿戴设备十大传感器厂商及产品
-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图
- 基于PIC18F458与OSEK/VDX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方案
- [图文]经典FET输入甲类前级
- 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英特尔能挑战英伟达吗?
- 东芝出售又有消息了!富士康有望拿下芯片业务
- 贸泽电子开售适合各种工业应用的TDK InvenSense SmartIndustrial传感器系列
- 全硅MEMS时钟产品具备550亿美元市场前景
- 汽车LED调光调色筒灯与LED大显示屏的时序研究
- 新型汽车设计需要降压-升压型转换器
- 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烽火科技等33家中国公司和机构被美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