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传感器

简述传感器在IoT发展中的重要性

2023-08-24 02:05:30

在美国对华为等一系列公司进行制裁之后,科技领域似乎刮起了一股国产芯片自研的风气。每天看到如此多的报道,如果不在其中,甚至会觉得国内芯片会马上崛起一般,实则不然。但是如果大家都奔着芯片去自研的话,迟早有一天也会实现芯片自由。在芯片之外,可以说同属于半导体领域内还有一项技术必须要掌握,那就是传感器

过去几十年内,国内传感器一直处于追赶的状态,尤其是在物联网要实现万物互联的趋势下,传感器的自研显得尤为重要。

传感器对于万物互联的重要性

周知,信息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组成。而信息系统的硬件是由三大技术加上信息存储、反馈与执行等构成,在整个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就是“数据”。在整个数据获取、传输、处理等过程中,传感器是数据获取最核心的部分。毫不夸张地说,传感器是所有智能化起步的入口,判断一个设备或系统性能优劣,不仅仅要看装了多少微处理器,更重要的是,有多少只、多少类型传感器。

10年前,那个时候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概念已经十分热门,但是奈何传感、通信等技术仍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就以传感器为例,因为万物互联所需要的传感器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当时的技术并不能满足所需的低功耗、成本低等特性。 同时,与目前业内对物联网应用归纳的六大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工业、车联网、智慧穿戴、智能医疗)相比来看,当时物联网所能应用的领域仍处于摸索和开发阶段。

那么,从现在应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已经取得了更多的成就。新基建车联网的试点项目、智能音箱环境监测等典型领域可以看到,物联网的应用市场其实是真实存在且不断增长的。根据预测,截止到2020年,国内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8万亿。

在万亿级国内市场的驱动下,传感器依旧是最底层、最基础的存在。但是,正如芯片制造技术那样,国内传感器企业想要迅速分享这块蛋糕,目前来看似乎有些乏力。

国内传感器产业的问题

从全球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作为支撑感知层的传感器上游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美、日、德三国占据了全球传感器约70%的市场份额,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不仅如此,目前已约有40个国家深入研究,机构多达6000余家。在传感器种类上,国外目前在用以及在研共计高达4.8万,而我国仅有6000多种,可见,国际竞争颇为激烈。我国目前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为80%,传感器芯片进口率更是高达90%多,产品也多来源于耳熟能详的外企,GE、艾默生、博世、霍尼韦尔、欧姆龙等,国内自主研发进度相对落后。

同时,国内传感器产业还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市场偏见。首先是,在生产企业与用户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障碍,各自对技术的理解和对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难以找不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来贯通和突破。

另外就是对待国内企业和产品上存在较大认识偏见和分歧。在同等情况下,往往选用的是价格远远高于国内企业的国外产品,因为在无论是工业传统传感器还是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质量当然是摆在首位,由于以前产生的偏见,导致国内下游企业对于国内上游传感器企业的质量偏见,导致这种现象愈发明显。

尤其是在MEMS传感器上的占有率和技术上来看,国内外差距仍然比较明显。根据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的信息显示,在全球MEMS传感器排名前30名中,只有2―3家是中国企业,而这两三家的技术含量跟海外相比也是有差距的,它们体量大,销售额很大,但核心技术可能不在这些企业手上。但是近些年,由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海外人才加入,国内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追赶速度其实是在突飞猛进,而且国内有更好地物联网应用市场土壤,弯道超车并非没有可能。

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国内传感器企业的众多技术和产品也在关键时刻顶了上去。这些产品和技术可能是我们之前由于市场偏见不予采用的优质产品,也有可能是政策扶持之后创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