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将人们的兴趣引向电池产业:特斯拉(Tesla)推出了家用Powerwall能源系统,得益于其旗下电池制造厂Gigafactory 的生产效率,这套系统的价格较为便宜;苹果公司(Apple)为一个固态电池设备的充电和电能管理申请了专利;LG化学(LG Chem)在南京开设了一个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厂;博世(Bosch)收购了聚合物固态电池公司Seeo。此外还有众多的投资、收购、合作和合资活动,不一而足。
与此同时,新的电池技术正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来,每个技术都离不开诸如“性能翻倍”、“只要几分钟就能充好电”、“成本下降70%”、这一类的描述。这让公众对技术上到底有什么突破感到更加迷惑不解。本文将会讨论在电池领域新涌现的技术、新的投资机会以及潜在的市场。
在不同的维度寻找机遇
自从索尼公司(Sony)在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将锂离子电池推向市场以来,它就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常用的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相关设施业已到位。随着现有的电池制造巨头(如三星SDI、LG 化学和日本松下公司)的扩张,规模经济的优势就愈发凸显。但是,即使存在众多优点,锂离子电池在性能和成本降低方面的进步和其他电子设备相比依然落后。
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液态电解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可穿戴设备、印刷型电子产品、物联网(IoT)、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研发,具有更多功能、性能更加优良并且价格更为低廉的电池亟待面世。而这些因素已促使电池圈子里的玩家们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
因此,电池产业有许多不同的维度可供开发。人们的主要兴趣落在以下几个方面:
薄膜电池(基于厚度)
Ø微电池和大面积电池(基于尺寸)
Ø柔性电池(基于物理特性)
Ø异型电池(根据外形)
Ø印刷电池(根据制造方法)
Ø固态、锂阳极、硅阳极的电池(基于技术)
Ø储能系统(ESS)和电动汽车(EV)(基于应用)
以上领域都代表着新机遇。这些领域可能相互影响、相互重叠。比如,技术更优良的电池可应用于ESS 和EV 中,这可为后者带来更高的安全系数和更好的性能。薄膜电池也可以是柔性的、印刷的,或是由固态部件构成的,甚至可以很迷你。
膜柔性打印电池的开发路线图。图片来源:IDTechEx Research。
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可能并不依赖于技术进步
电池技术的进步受制于电化学,因此难以实现快速而巨大的突破。此外,实用电池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比如能量密度、比功率、寿命、安全性和成本。许多新闻报道只是强调某个或者某些进步,但却对其他方面的考虑避而不谈。大多数现有的商业电池依赖相对成熟的、经过实际应用考验过的技术,但有时它们并不为人所知,其中就包括薄膜固态电池和印刷电池。鉴于电池的研发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未来电池成本的下降将主要依赖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