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流体的物理静态特性各有差异,即便同种流体介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物理动态特性也略有不同,这些不确定因素(变量)会增加设计工程师对流体实施按需控制的难度。特别是在医疗诊断设备和科学分析仪器的特殊场合,如:低压力条件下的大流量,要求对流体控制的“高精度”并满足医疗仪器的一些专业应用需要,系统设计工程师应该努力“平衡”各种扑朔迷离的变量以达成全系统性能的开发目标。本文根据体外诊断设备(简称“诊断”)和科学分析仪器(简称“分析”)的系统普遍性,浅显得探讨一些流体控制技术和工程化解决方案。
一、液体处理技术和自动化解决方案
液体处理在诊断和分析中也称为“加样准备(Sampling PrepearaTIon)”、“分析前处理”等,其实质就是对待测液体(人体体液,如血清标本、尿液)进行定量吸样、分配,完成稀释或混合动作。
迄今为止,液体处理技术原理不外乎以下三种:液体置换、主动置换以及气体置换,三种原理针对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各有千秋。其中,后两种技术由于涉及专利、技术工艺等因素,在自动化产品上仅为极少数厂家所掌握使用;而“液体置换”作为最早出现的液体处理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延用至今。
众所周知,微量注射器泵正是基于液体置换原理的典范设计。它是由以下关键部分组成:微量注射器;切变阀以及集成驱动、控制、通讯协议的步进电机。其可直接应用于所有需要自动样本前处理功能的诊断、分析设备上。
显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微量注射器泵是无法独立完成对液体的稀释、分配工作的,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关键部件——吸样/加样针(或探针)。将其通过管路连接至微量注射器泵上切变阀的某一功能端口,才能组成如下图所示的“单通道全自动液体处理器”,再辅以合理的“关联方法学协议”软件就能打造出分析、诊断实验室用的专业稀释/分配器。在全自动液体处理技术中,前端加样针是关键部分,因为加样针的末端针形除必须要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外,如穿刺功能、液面探测功能(LLD),还要考虑对加样精度的影响以及是否会产生“挂珠”等现象。
但是,在某些高反应灵敏度诊断方法学应用中(如:反应灵敏度在10-9以上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尽管钢针也已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如:特氟龙涂层),但在反复清洗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会产生“携带污染 ”、“交叉污染 ”以及“稀释效应 ”而导致诊断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误判,甚至批次试验全部失效。因此,在欧盟IVDD 97(体外诊断设备指令)和美国临床体外诊断指南中都指出应当采用一次性TIp头(吸头)。这样,需要对直接接触液体的部分(即,前端钢针)进行改进,将前端部分改造成可自动装卸一次性TIp头的机械结构,并需要内嵌高速(响应速度《3ms)、极低内容积量、“零”死腔量的微型电磁介质隔离阀。随着诊断方法学的不断革新,加样量从“微升”级跳跃到“纳升”级,如何满足这么高的精度要求?我们可考虑通过在前端结构上内嵌微型流体传感器并辅以外周闭环控制电路来实现。